法律法规

杨晓林--专业家事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法规>地方法院审判意见

北京东城法院调查:四成赡养案都是房惹的祸

 发布时间:2010-12-21 14:32 浏览量:598

《北京晚报》2010年10月9日(记者王蔷通讯员康婷婷)

“乌鸦反哺”本是人之常情,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少部分人心中开始动摇。据东城法院一项关于赡养纠纷案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赡养案件的调解难度大,调解率仅为21%,远低于民事案件总体调解比例。而在赡养案件中,约有四成和房产有关。

  据东城法院民庭统计,从2005年至2009年共受理赡养纠纷案件140件,其中2005年受理31件、2006年受理36件、2007年受理19件、2008年受理30件、2009年受理24件,占全部民事案件比例呈下降趋势。赡养案件虽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较小,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赡养案件中原、被告之间身份关系特殊,在长期的生活中,曾为各种生活琐事产生过隔阂和成见,甚至于是结怨,双方各执己见,调解的难度大,调解率仅为21%,远低于民事案件总体调解比例。且因这类案件备受社会的关注,所以是法院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

  东城法院民庭法官归结赡养纠纷案件的起诉原因,即子女拒绝赡养父母的案件,基本有以下几类原因:

  认为父母处事不公 俗话说子女就像父母的手指,所谓十指连心,可十个指头总有长短。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幸福,但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侧重为其中一个子女的利益考虑和安排,从而引起其他子女的不满。当父母年老体弱需要子女赡养时,其他子女会以父母处事不公为由,提出应由多获得利益的子女赡养,他们不应赡养或应少尽赡养义务,于是子女之间产生纠纷。

  认为财产分配不均 父母辛苦一辈子,存下些许养老钱或置办房产,当父母用自己的财产帮助生活不富裕的子女时,其他子女也跟着要求父母分割财产给他们,一旦达不到其目的,就会对父母处分财产的行为说三道四,甚至大打出手。

  当父母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时,未得到过父母帮助的子女,就会为赡养份额而与其他子女发生冲突,引起赡养案件的发生。

  认为父母故意刁难子女 虽然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但一些老人的生活状况比儿女还要好,却依然要求儿女进行赡养。他们普遍认为年轻时抚养子女受过苦,年老就应由子女赡养,否则就是不孝。这种想法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在这种实际情况下,父母就应当考虑是否还需要子女赡养。

  法官析案

  据法官介绍,目前赡养案件约有25%和房产有关,而涉及房产的赡养案件常见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养儿不防老”型

  老周夫妇俩生有二女一子,老两口早就盘算着把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留给儿子,以后老了就由儿子养老送终。于是,老两口把房子过户到了儿子的名下。可天不遂愿,两位老人生重病后,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儿子儿媳不仅不赡养老人,还把他们赶出了房子。二位老人一气之下就把儿子告上了法庭。后经过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法官点评:老人把房子过户给子女中的一个,并约定由这个子女承担主要的赡养责任,这是不少城市家庭采取的养老方式,但这种方式也不能让养老毫无后顾之忧,过户前后子女态度迥然不同,我们不禁设想:假如房产证上还是两位老人的名字,根据儿女的孝顺情况确定房子的归属,那么儿子现在的态度会否有所不同?

  “态度决定赡养”型

  刘姥姥80多岁了,虽然有四个子女,也有自己的住房,却住在一家条件并不好的养老院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在于,刘姥姥的房子是给经济较困难的老三住着,其他的儿女们就有了意见。老大、老二说:赡养不是问题,只要房子以后能平分。老四说:母亲有房子,凭什么给我姐姐住,自己跑去敬老院?

  法院判决: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老年人自有的住房,子女不得侵占。因刘姥姥自有的住房可有一定的收入补贴生活,故令其四子女每月承担赡养费150元。子女要求以平分房产作为赡养的前提条件,法院不予支持。赡养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不以老人的房产归谁而有改变。

  “钱房两空无人管”型

  王大爷年逾古稀,老伴早年去世,膝下三子早就成家。王大爷在东城有处小院子,前些年拆迁得了100万。有人动员王大爷再买处楼房住,可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孤单一人没意思,自己的孩子们手头又正缺钱,便决定把拆迁款分给三个儿子,自己到三个儿子家轮流居住。谁料钱给出去了以后,儿子们对他的态度一反以前,个个推托不理。法院经过调解,最终三个儿子同意为老人联系养老院,每月承担250元赡养费。

  法官点评:如果王大爷当年自己买了房子,不至于到如今无处居住,即使住进养老院,100万的拆迁款也足够老人安享晚年,不至于如今被子女推来推去。善良的老人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了儿女,却反被儿女当成负担,真是令人叹惜。(记者王蔷 通讯员康婷婷)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