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的夫妻关系是怎样的
2014年10月29日 中国妇女报 何兆展
“女主外,男主内”渐成新潮
● “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在西方初现曙光,而且还有渐成新潮之势。从整个社会的情况看,男女角色转换的时代“新潮”,女人理解和接受起来似乎比较容易,男人的认识和行动却显得困难。
自古以来,女人就得嫁个有本事养家活口的男人,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这样的性别秩序延续甚久,天经地义。尽管从资本主义大生产开始,越来越多的女人加入了社会劳动者的行列,加上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女性也有了本事与男人共同养家活口。可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念与社会习俗毕竟根深蒂固,以至“解放”了的妇女们不得不担当起既主外又主内的双重担子。“我想有个妻!”不堪重负的职场女性吐露出这样的心声,但谁会对此做出公平的回应?难怪,“要事业还是要家庭”成了摆在女性面前的两难选择,那些不甘心二者选其一的职业女性,就沦为世界上最为疲累的一群。
事到如今,情形似乎在悄然变化。“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在西方初现曙光,而且还有渐成新潮之势。
一对美国夫妻,养育着一双幼龄子女。他们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场专才;丈夫乔纳森是年薪六位数的网站律师,妻子洛里则是基金公司一名杰出的经理。之后,网站关闭,乔纳森被迫下岗,而妻子再次被提升。于是,乔纳森心悦诚服地当起了家庭主夫,以操持家务和照料儿女为全职。另一位兽医助理汤姆,其收入大大不如身为IBM公司软件工程师的妻子桑德拉。汤姆于是选择在家照顾四个未成年的孩子,这得到了妻子的衷心支持。
据统计,在美国,近180万已婚失业男性中,至少一半人的妻子都有较好的职业和收入,支应着丈夫失业后的家庭经济开销;如今获得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女性比男性多,越来越多的女性跻入了高薪行业;在双职工家庭中,妻子收入比丈夫高的占30%以上;妻子是“养家活口”主力的占11%。在这样的家庭中,再坚持“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既不可能,又不合理,更不合算。
如今,许多白领阶层的双职工夫妻已经明白,无论公司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了怎样的方便条件,如弹性工作时间、减少加班等等,但要真正把照顾孩子的安全健康、家庭生活舒适与事业成功结合起来,还得夫妻本身做出合理安排甚至付出某种牺牲。过去,这种牺牲总是女人被迫付出,如今,男人已在勇敢分担。夫妻们理智地计算,权衡双方职业的性质,收入的多少和各自潜在的优势,从而决定弃取,支持较有优势的一方去“主外”,这就成全了那些成功女性的事业。美国《财富》杂志曾报道,被列为商界最有权势的50名女强人中, 1/3以上都有不外出工作的丈夫。
当然,任何选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类家庭的母亲普遍感到遗憾和内疚的是,她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并且,女性成为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时,她承受着巨大压力,焦虑感、烦躁情绪会悄然增加,控制不好也会影响与丈夫和孩子的关系。所以,心理医生们正在努力研究和帮助那些“主外”的女性们预防“超级女人综合征”。美国《女士》杂志的创刊编辑苏珊·莱文出版了她的女权主义新著《父亲的勇气:男人以家庭为重会怎样?》。她在书中这样说:“女权主义的前一半是将女性从家庭樊笼中解放出来,下一半是让男人从养家活口的重负下解放出来。”虽然这种观念目前尚未取得多数美国人的认同,但女性职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上升已成为日益明显的现实。这种现实在打动着男人,启蒙着社会。在《新闻周刊》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有34%的男人表示,如果妻子的薪酬确实比丈夫高出一大块,他们会考虑不在外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间。
上述新趋势,正在影响一部分男女的择偶条件。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家玛丽亚·康丽安说:如今高收入的妇女开始被男人视为择偶的理想对象;而事业心非常强的职业女性则倾向于选择事业上不那么强势而比较有条件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的男人做丈夫。当然,从短期来看,这种“角色颠倒”可能令多数男人不大舒服;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角色转换难道没有深远历史意义吗?“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在传统落后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时代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到了今天,物质生产的条件和方式彻底变革了,女性的智慧和能力已在新的产业发展中展示出来;人口再生产也不再是女人一生的重负,她们可以把做母亲和做职业女性的生涯进行阶段性的安排,并且有权利要求丈夫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再说,千百年来男人必须养家活口、顶天立地、没有退路的角色重压,对男人来说确实太沉重了,以致太多男人为此丧失健康,乃至生命苦短。如果社会能够鼓励和支持有能力和条件的女性对男人的养家压力加以分担,难道不是男人的福音吗?
从整个社会的情况看,男女角色转换的时代“新潮”,女人理解和接受起来似乎比较容易,男人的认识和行动却显得困难。目前在中国,绝大多数女能人还是得背负既主外又主内的双重担子,哪怕丈夫在职业和收入上并不比妻子强,他们也不愿多照顾家庭和孩子,更不屑回家做全职主夫。如今,在富裕的阶层中,到处有“太太沙龙”“夫人港湾”之类的家庭主妇聚会,却不见“先生”们有这类场所交流持家经验和“主内”体悟。不过,“女主外,男主内”的角色转换似乎可以见于那些退休下岗的中老年夫妻中间:妻子活跃于社区事务,唱歌跳舞尽显风采;摆摊做个小买卖也让妇女上心,甚至炒股票买基金也更受退休老太太青睐。而下岗的丈夫、退休的老头买菜做饭、操持家务虽不成问题了,但“主内”的男人似乎总有那么点儿“害羞”,因而多半不愿让妻子把自己的角色身份向外人显摆。
作家张欣欣在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只有当全世界不再用“三八”妇女节来提醒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女性才有真正的节日。 (陈一筠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仅有尊重不够,还应相互成就
● 女性的诉求改变了,男性的观念就不得不改变。他们必须明白,现代女性越来越不被操控,她们在婚姻中要的是爱、平等、自由、尊重与相互成就,这是促使女人走进婚姻的重要原因,也是她们幸福感的来源。而在给予这一切的同时,男性的婚姻及人生也变得完满。
女性渴望暖男,是新时期夫妻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外在体现,反映出女性对于夫妻关系的新要求。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的合二为一。基于这种现实的功能要求,其赖以维系的基础主要靠血缘纽带、经济纽带、传统观念和环境纽带等外在因素。
社会文明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家庭不再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核心家庭正在从以亲子关系为轴心转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外在因素的凝聚力减弱,情感、文化和性等内在纽带成为维系婚姻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之下的新时期夫妻关系,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男女平等和谐互利共赢成为女性最重要最根本的诉求。
“嫁个有钱人,不如自己成为有钱人。女人只有在人格和经济都独立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热播剧《离婚律师》中,独立自强、事业有成的女律师罗鹂的这两句台词在现实中获得无数女性的点赞。
当女性的学历、地位、财富等不低于甚至超越了男性时,经济独立及人格独立成为可能,她们对婚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愿意凑合下去。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从民政部门与法院了解到的信息表明,在所有离婚案件与诉讼中,女性提出离婚的比例高达70%至80%。
即使女性留在婚姻中,她们也比以往更注重对家庭事务决策的参与,夫妻共同商量已成主流。无论是是否生育、何时生育、二孩跟谁姓等重大家庭事务决策,还是购买大件商品、买房/盖房、孩子升学/择校、家庭日常开支、去谁家过年等琐碎事务,女性都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不仅如此,女性在个人事务处理方面的自主程度也进一步提高。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调查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女性都能够以自己意见为主“购买自己用的贵重物品”和“资助自己的父母”;在自主决定“外出学习/工作”方面,城乡女性分别比十年前提高了12.4和15.3个百分点。
在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女性更认同“男人也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这一现代家庭责任观念,不再愿意对家务活大包大揽,而是希望“多分一些家务给男性,多给一些权利给女性”,希望男性重视家庭价值。女性心目中的模范丈夫不再是“远疱厨”的成功男性,而是龚琳娜的丈夫老锣那样将事业与家庭平衡得很好的男人,甚至有人发出了“嫁人当嫁老锣”这样的“宣言”。老锣曾感慨:“上帝太不公平了,把怀孕生孩子的机会都给了女人,为什么不把喂奶的权利留给男人呢?”为此,他不仅包揽了孩子所有换尿布洗屁股的任务,还支持怀孕的妻子只身走天涯,力挺她的事业,给她最大的自由,让她终得以“冲破束缚,发现自己,寻获自由”。
女性的诉求改变了,男性的观念就不得不改变。他们必须明白,现代女性越来越不被操控,她们在婚姻中要的是爱、平等、自由、尊重与相互成就,这是促使女人走进婚姻的重要原因,也是她们幸福感的来源。而在给予这一切的同时,男性的婚姻及人生也变得完满。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所言:“好的婚姻会使两个人的个性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可以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彼此欣赏,甚至彼此互补。”(
莫兰)
夫妻需要互暖
● 女性需要的表面看是暖,其实里子里是爱。夫妻需要相互取暖——那能够温暖对方的,是爱!
最近在看齐邦媛的《巨流河》一书。齐邦媛的父亲一直在外打拼,等岁数大了跟老伴生活在一起,仍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直到老伴去世了,他才突然感觉到生活的辛劳。老一辈的女性,默默付出,相夫教子,看着丈夫事业有成,子女茁壮成长,心里自然就是暖的,她们没有想到,可能也不敢奢望从丈夫身上获取另外一份暖。
换个视角,从齐邦媛父亲的角度看,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中,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妻子的照顾,感受着生活的温馨,却很少想到应该感谢身边的这位“暖女”。
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范式里,“暖女”是必须的,是应该的。事实上,古代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全心全意为婆家,为丈夫付出,培养的就是旧社会里理想的女子——“暖女”。
而今天,双职工家庭成为主流,社会(确切地说是女性)期盼暖男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期盼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既然女人也需要在外打拼,也要朝九晚五地工作,那男人就应该更多回归家庭,真的成为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男人在享受妻子温暖的一碗饭、一杯茶的时候,也应该适时送上一条毛巾、一个拥抱。
暖男期待看似是男女平等氛围里的心灵需求,但是后面却藏着男女的极大差别。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因为女性对家庭、对情感的依赖明显强于男性。所以,有人说,暖男期待是女性依然热衷于将自己放在依附地位,放在被照顾、被温暖的弱者地位上。
我倒觉得没必要做这种解读。毕竟,男女平等是一种较为宽泛的概念,而不是指在生理、情感、生活上都做到样样平等——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就像应该理解男人无法像女人生孩子一样,对天性细腻的女性期盼暖男这一点上,也应该多一点理解,毕竟男女真的有别。
但是,在承认女性期盼暖男心理的合理性的同时,笔者也提醒女性注意以下两点。
一方面,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一边憧憬夫荣妻贵,指望丈夫出人头地、家财万贯,一边又希望他能随时出现在身旁“送温暖”,可能就犯了鱼与熊掌我都要的毛病了。毕竟,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找的是一个凡人,而不是万能的都教授,或者又能打怪除妖又能随叫随到的孙悟空。
另一方面,如果很幸运找到了一个暖男,要懂得珍惜,不要透支,也不要额外索取。若干年之前,在还没有“暖男”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某女嫁了个知冷知热的丈夫,天天接送她上下班,洗衣做饭几乎全包。就在所有人都在羡慕她嫁对了的时候,她竟然离婚了。因为她看到丈夫天天只会洗衣做饭就受不了,讨厌他没出息,恨不得踹他一脚。
其实,要做到以上两点也不难。只需要明白一点即可:你需要的表面看是暖,其实里子里是爱。如果女人对男人没有爱,得到再多的暖也是无意义的鸡毛蒜皮,甚至是某女内心深处的“没出息”的愤恨。同样,如果男人对女人没有爱,即使是被迫成为妻子想要的暖男,也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温暖。
所以,要记得:夫妻需要相互取暖——那能够温暖对方的,是爱!(何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