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

杨晓林--北京家事法方向专业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纠纷>子女抚养

杀妻自缢案 外婆哭争遗孤抚养权

 发布时间:2011-07-27 09:42 浏览量:940

称如能抚养遗孤,将赠与其继承份额;昨遗产继承案进入法庭质证;被告男方家人拒绝调解

■ “远洋山水小区丈夫杀妻自缢案追踪

                     201134  新京报  陈博

  本报讯 (记者陈博)去年1121日晚,石景山远洋山水小区住户段某将妻子王某杀害后自缢身亡,仅6个月大的女婴莹莹(化名)成了孤儿(本报曾连续报道)。

  昨日,由杀妻自缢案引发的遗产继承案,在石景山法院进行了庭前质证。原告王某母亲提出,如获得莹莹抚养权,他们将把遗产继承份额赠与莹莹。被告段家不同意调解。

  质证进行了约半小时,法院将确认遗产及继承人数额。

  原告提出抚养权及伤害赔偿

  昨日840分许,王某母亲、妹妹等亲属在两名律师的陪同下,进入了石景山法院。被告方段某父母、莹莹均未到庭,两名委托律师代为质证。

  因此案涉及未成年人,法院质证环节未公开。质证环节持续了约30分钟。

  据了解,段某杀妻自缢后,他们的女儿莹莹由段某父母照顾。

  原告王家代理律师之一李平称,质证时,法庭主要是确定遗产和可继承人的数额。除了房产和存款外,双方还希望法院出面调查是否还有单位福利、股票等其他财产可供继承。李平称,原告诉求要继承段、王夫妻遗产的二分之一,同时当庭提出将莹莹的抚养权判给原告王家,并要求段家赔偿王某人身伤害赔偿130万元。原告方同意法院主持调解。

  被告方未透露质证细节

  我在庭上说了,如果段家同意由我们抚养莹莹,我和老伴将把应得的人身伤害赔偿和遗产份额,全部归到莹莹名下,保证孩子将来求学和生活。王某母亲哭着称,被告方不同意调解,坚持莹莹由段家抚养。

  被告段某父母一方的律师未提交书面答辩状,表示同意由法院查清遗产范围。

  昨日下午,段某父亲的手机关机,无法联系。

  据了解,此前,王家起诉《知音》杂志所刊登文章侵犯王某名誉权一案,尚无立案消息。

  讲述

  至今不知女儿为啥被杀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女儿是为了啥被杀的。王某的母亲称,事发后,段某父母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自己,两天后接到了警方通知。我到京后问段某的父母到底当晚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一问三不知,总说夫妻俩没吵架,也不知道为啥会动刀。

  王某的母亲回忆称,王某和段某是同学,谈了5年恋爱才结婚,感情基础非常好。莹莹一出生后,夫妻感情开始恶化。王母称,自己曾在京伺候50多天的月子,段某不爱照看孩子,但未表现出过多异常。后来段某父母来京照顾,自己便回了老家。其间,王某打电话说段家人总为生活中的小事挑剔。

  日前,王某母亲住在了案发的房间里。王某妹妹称,每当想起王某在家中被杀时,自己和母亲就心如刀绞。家里的照片等物品都收了起来,避免母亲睹物思人。每天晚上做梦我都能梦到我姐,她托梦说放心不下孩子。王某妹妹称。

  分析

  遗孤继承遗产数额最多

  围绕段某、王某财产继承案,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雪琴分析称,此案焦点首先在于夫妻俩谁的死亡时间在前,段某杀王某,王某可能当场死亡;也有可能,王某遇险后未当即死亡,而是在段某自杀后才死亡。因死亡时间不同,导致的遗产继承分配方式不同。另外,如果涉及人身损害赔偿,遗产继承数额还会有变化。

  王雪琴称,按法律规定,父母和子女同为死者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段家和王家只能分别继承段某和王某的遗产,而莹莹可同时继承这两人的遗产,因此,莹莹继承的遗产数额最多。

  回访

  案发地有业主挂牌卖房

  昨日,在杀妻自缢案事发楼房,多名业主对事发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小区论坛也曾一度热议此事。一名女业主指着楼顶说:男业主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吊的,遗体通过电梯运下来,我们下楼时还有点后怕。

  事发后,有业主担心命案的发生会影响小区房屋价格。小区北门外一房产中介人员表示,目前该小区均价在2.5万至3/平米之间。事情过去3个月了,确有该楼业主案发后挂牌卖房,但总体影响不大。该中介称。

连续几天,本版刊登了多篇关于婚姻家庭的案件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的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上午,远洋山水小区杀妻自缢案在石景山法院进入审理程序,在继承遗产之前,已故夫妻的亲属双方要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一对夫妻的悲剧让两个家庭痛心,还要面对诉讼的煎熬;我们关注此案,也是希望再通过这起惨案,给大家带来更深的启示。

  “我会替姐姐照顾好孩子”

  王娟利的母亲和妹妹专程赶到北京参加今天的庭审。远洋山水小区王娟利被杀的房子,就是这两天母女俩的住处。“如果不是开庭我们根本不会来,更不会住在这儿。在这个房子里,我觉得随时会崩溃。”王娟利的妹妹强忍着难过说。

  据王家的代理人孙凤菊律师介绍,今天进行庭前谈话,调解协商抚养权和继承权的问题,原告方还请求法院调查夫妻俩的存款等情况。“女方家属作了决定,如果能够得到孩子的抚养权,他们将放弃财产继承权利和人身损害索赔,全部由孩子来继承。”

  段碧海的父母并没有露面,只委托了两位律师出庭。在谈话后,记者追着问这两位律师关于被告方的意见,但两人始终回避,不承认自己是代理人,被告方的观点和说法,他们全不知道。

  当被记者问及如果要回了孩子的抚养权由谁来照料时,王娟利的妹妹语气坚决:“我会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比对我自己闺女还好,不会让我姐姐不放心!”

  事发原因:周围人都说不明白

  而立之年的段碧海和王娟利曾是一对令人羡慕称道的夫妻。俩人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同学,毕业后都进了一家航天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结婚两年,俩人有了一个女儿。小区物业人员还能记得,常见段碧海骑电动车,王娟利坐在后边,抱着丈夫的腰,感觉很恩爱。

  而两人冰冷地躺在太平间里的现实粉碎了一切美好。“我姐两个眼睛是肿青的,脖子被砍断了,胸脯被打的红一块儿,青一块儿,右腿的膝盖处有好大的一个包,是紫的。右侧耳朵处有烫伤,左侧腰部有大面积烫伤脱皮。”王娟利的妹妹永远忘不了看到姐姐尸体时的痛苦。

  是什么让段碧海对曾经恩爱的妻子痛下杀手?“她还是个喂孩子的妈妈,你怎么下得去手?!”王娟利哽咽像是在控诉段碧海,也是在发泄着她的不解。

  杀妻时,段碧海的父母出去遛弯,真相被两个已故的当事人永远埋藏。事发后《知音》杂志刊登了一篇揭示“真相”的文章,很多家庭恩怨被写成出自段母的口述。段碧海的父亲表示过,《知音》的文章他没有看到,他也没有接受过《知音》作者的采访。至于报道中提到的导火索——段母为儿媳洗内裤遭致段碧海不满,夫妻发生激烈争执,段父称根本没有此事。如果两个人闹得那么凶,他们也不可能出去遛弯。

  虽然事发前一直和儿子儿媳同住,但对于儿子杀妻自缢的原因,段父说不知道。对于家庭纷争,段父也是含混地说:“那是他们小两口的矛盾。”

家庭矛盾:生完女儿就不一样

“他(段碧海)性格内向,凡事想得多。”王娟利的妹妹说,事发后,她到小区里找到邻居和物业的人,认识她姐姐的人都说,她人挺好,见面老打招呼,总是乐呵呵的。不是出了这个事,都不知道她是个博士,一点架子都没有。而姐夫则“不爱说话,不和人打招呼”。

  在被王家人斥为严重不实的《知音》报道的描写中,王娟利认为段母把段碧海惯坏了,对其印象很不好。尤其是段母搬来同住之后,婆媳关系更加紧张。王娟利经常会和婆婆吵架,对婆婆的照顾百般挑剔。甚至自己上网聊天,而让婆婆给自己洗内裤。

  而王娟利妹妹为姐姐“正名”的文章中提到,段碧海有恋母情结,段母深爱儿子,张嘴闭嘴都是夸儿子,平时连水果也拿好的给儿子,有点小毛病的给儿媳。即便王娟利很孝顺公婆,可婆婆总为生活中的小事挑剔王娟利。王娟利一再忍让。

  “以前他俩一直挺好的,生了女儿之后就变了。”王娟利的妈妈说,男方家重男轻女。一看是个女儿出生,女婿就哭了,连产假都不休了。“出院前,女儿想给孩子报医院的亲子班,段碧海硬是不给钱。”虽然段碧海是独生子,但王娟利还有弟弟妹妹,不能生二胎。婆婆甚至讥讽王娟利“托你的福,我们不能抱孙子了。”

  由于代理人回避,段家父母的电话都没人接听,记者无法得到上述问题的回应。但不论谁对谁错,事大事小,至少可以看出,段家的矛盾也并非一日之寒。

  激情杀亲与学历无关

  在以往的犯罪案件中,经常能听到被告人或嫌疑人说不懂法,缺乏法律观念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博士一个硕士的夫妻,丈夫杀妻显然不能用“不懂法”、“无知”来解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分析说,虽然犯罪与一个人的性格、知识结构有一定关系,但家庭矛盾引发激情杀人的那一瞬间,其实是与学历的高低无关的。矛盾和压力的产生与距离有关。比如说和同事有矛盾,回家看不见了就缓解了。而一对相爱的夫妻,却可能反复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矛盾,却没有距离去缓解,于是就爆发了。为什么家庭矛盾会引起激情杀亲,就因为天天在一起,反复刺激才容易爆发。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不是坏人,甚至是性格非常温和的人。但是生活中难免会有强烈冲突,而这种缓解冲突情绪的能力是很难从书本中学到的,即便拥有很高的学历,仍然可能缺乏处理矛盾的能力。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还没有特别针对处置矛盾、疏解情绪的意识。特别是学习优异的孩子,更容易让家长觉得放心而忽略了其他教育。

  李玫瑾教授说,从这个丈夫杀妻后爬楼吊死自杀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理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是解气了,舒心了,他会继续活着,不会选择这样自杀。虽然家庭矛盾让他极端地选择杀妻,但此后他也是痛苦至极,只有自杀,而且是用虐待自己、折腾自己的方式自决,说明他的心理更痛苦。

  吵架别超过5句话

  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容易诱发矛盾。如何处置家庭冲突和矛盾,李玫瑾教授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避冲突对象。可以搬出去,就是不要动手,一旦动手就没有退路了。”

  教授说,当我们和亲人吵架时,心里数着数,吵35句要马上离开。因为在那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平心静气的理论了。超过5句的吵架就成为持续刺激会让人疯狂。要知道,冲突不必要在一天解决,时间能化解冲突。实际上,理性的人能控制住自己。

以前住在大杂院时,邻居们听到别人家吵架或者打孩子,经常会出来劝劝,帮着消消火气。而现在,城市里的人们将自己封闭在钢铁森林中,多了份独立孤僻,少了些邻里关怀。李玫瑾教授说,以前邻居间的劝导在学术上叫做非正式的社会控制。生活中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控制,比如法律、警察、工作单位。还有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其实就是舆论和人们的视线、议论,让人有所顾忌。但是在城市化之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就减弱了,这时就需要自我控制和调节。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