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

杨晓林--北京家事法方向专业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纠纷>同居纠纷

我国最古老的书面遗嘱-西汉的《先令券书》

 发布时间:2014-10-28 14:37 浏览量:1313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87ae2f101011h40.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11229   新阅天下

  1985 年,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乡发现西汉古墓群,在其中 101号西汉墓出土了一份写在16 根竹简上的命名为《先令券书》的文书。该遗嘱制作于公元五年,全文共272字。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份年代最古老、内容最完整的书面遗嘱。它反映了西汉时期婚姻家庭及遗产继承、土地买卖等历史状况,是我国自西汉时期起就已存在遗嘱继承制度的证据。

《先令券书》全文如下:

元始五年九月壬辰朔辛丑。高都里朱凌居新安里,甚疾其死;故请县乡三老、都乡有秩、左、里师田谭等为先令券书。

  凌自言:有三父,子男女六人,皆不同父。欲令子各知其父家次:子女以君、子真、子方、仙君,父为朱逊;弟公文,父吴衰近君;女弟弱君,父曲阿病长宾。

  妪言:公文年十五去家自出为姓,遂居外,未尝持一钱来归。妪予子真、子方自为产业。子女仙君、弱君等贫毋产业。五年四月十日,妪以稻田一处、桑田二处分予弱君;波田一处分予仙君,于至十二月。公文伤人为徒,贫无产业。于至十二月十一日,仙君、弱君各归田于妪;妪即受田,以田分予公文:稻田二处,桑田二处,田界易如故;公文不得移卖田予他人。

  时任知者:里师、伍人谭等及亲属孔聚、田文、满真。先令券书明白,可以从事。

前文翻译如下:

  元始五年(公元五年)九月初一,初十。高都里的朱凌寄居于新安里,病重将死;因此请来县乡的三老、都乡的官吏及里师田谭等人,立下先令券书。

  朱凌自己嘱咐:你们有三个父亲,生男女六人,非同父所生。我想叫你们知道自己的父亲及家世:子女以君、子真、子方及仙君,父亲是朱逊。弟弟公文的父亲是吴地的衰近君。妹妹弱君的父亲是曲阿县的病长宾。

  老夫人嘱咐:公文15 岁离家自己出去随外姓,居住在外,没有带一文钱回家。我和子真、子方自立经营。女儿仙君、弱君贫穷没有产业。元始五年四月十日,我以稻田一处、桑田二处分给弱君耕种;山坡旱田一处分给仙君,预定十二月到期。公文因伤人被处徒刑,贫穷无产业。预计到十二月十一日,仙君、弱君将田地归还给我;我将收下田地,把田地分给公文,包括稻田二处、桑田二处,田地边界和从前一样。公文不得将田地转卖给他人。

  现场见证人:里师、田谭等人及亲属孔聚、田文、满真。先令券书明白清楚,可以依此办理。

从该文件可以看出:西汉时期,百姓有权自行处置自己的私有财产。先令券书作为书面遗嘱,命名规范、正式。遗嘱订立程序严谨、规范,订立遗嘱须有官员的参与及第三方的见证。遗嘱内容详尽、完备。须知,这份书面遗嘱距今已逾2000年,古人已能将身后事以书面遗嘱的形式处置得一清二楚。反观现实,今人都未必有这份头脑,要么是生前未及立下遗嘱,要么是遗嘱内容不详形式不备,以致在现实中导致大量的亲属间的遗产纷争。看来,法制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割裂历史传统,今人有时还得须向古人取取经。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