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家事法苑”婚姻家事律师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纠纷>涉外离婚

人生不只这扇门 ——对高考失利者的访问

 发布时间:2013-08-19 09:30 浏览量:784

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open&fun=show_news&from=view&nid=97346&flashget_edu_jsp
日期:2013-08-07      中国妇女报  
 
 

家长、学生在咨询高考复读问题。(资料图片)

    编者按:

    当下,2013年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有人欢喜,有人忧。当有人在为高考的胜利而欢呼时,也有一些人在为自己或孩子高考的失利而黯然神伤。有地方甚至传出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消息。年轻的生命因此离开,令人痛惜。
    高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高考失利后,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近日,本报记者与2013年高考失利的学生及曾经的高考失利者坐到了一起,与他们共同探讨人生的路到底有多宽?

知道分数时,感觉“天一下子就黑了”

    17岁的河南高考生康贝(化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离三本线还差几分的那一刻,“愣了”,接下来,“脑子一片空白”。接下来的几天,康贝除了吃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句话不说。父母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让她哭起来。“分数有些小小的意外,我本来估计起码能上三本。”7月初,康贝告诉本报记者,因为考试时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而北京市昌平区某高中学生小陈考前预计能考到二本线,她报了好多二本学校,随便报了一个三本学校。6月23日中午,知道自己的分数“在二本线下20分、三本线上20分”时,小陈“完全傻了,不相信,打电话查了好几遍”,后来心里勉强接受了这个分数。“就不能想高考这件事,一想就会哭,哭得心脏疼。”小陈说。
    小陈的妈妈知道女儿的分数后反应很强烈,特别伤心,数落小陈“输了,特别失望。”听到这些,小陈的心情更差了。小陈的爸爸安慰小陈“没考好没关系,再读一年也行。”
    “如果母亲安慰我,我心里也会特别难过。”小陈颇为懂事地告诉本报记者,父母为自己操劳这么多年,把高考看得很重要,当成人生的转折点。妈妈特别要强,希望女儿争气。
    北京考生王晓(化名)6月23日中午打电话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时,感觉“天一下子就黑了,都完了”。按照王晓平时的成绩,考一本学校不成问题,“一不小心,落到了一本线以外。”
    “知道特别想去的北二外没进去时,真是挺难过的。”7月12日,面对记者,王晓坦言自己“到现在都没缓过来,这种压力没法排解”。其实,王晓对上什么大学没有太多要求,“就是想上一个以自己最高的能力能上的大学。”“挺不甘心的,我接受不了,毕竟是二本学校。”王晓摘下眼镜拭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用干其他事的方式忘掉高考失利这件事”的王晓告诉本报记者,分数线出来之后,挺想逃避现实的,逃到动画里,逃避到一个可以更自由一点、可以更快乐一点,没有烦恼,没有歧视的地方。

生活不是只有高考

    高考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那么多考生和家长如此关注高考?
    “根源还在于对高考太重视了。”在著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敢峰看来,“高考是重要,但绝不是决定终生的。高考如同过独木桥,其实,目的就是过河,但游泳、划船等方式也可以过河。社会要重学历但不能唯学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如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考对学生的压力确实比较大。地方教育部门把高考成绩作为政绩,明里暗里下达指标。学校本身面临升学率、优秀率、一本率、状元等具体指标,这些压力传递给老师,又通过老师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高考的压力更多可能来自于家庭,背后受社会的用人观、就业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家长普遍认为孩子需要通过高考在社会上获取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大家更倾向于考上本科,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学生一旦高考失利,就会产生不小的压力。”
    多位被访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都认可高考的重要性,普遍认为,高考成绩好,上一个好大学,学习氛围会更浓一些,好高校的毕业生也会相对好找工作,今后的路会走得更轻松一些。
    在陈如平看来,高等教育具备社会分层的功能,高考是社会底层的人进入上层社会的一个途径。从现在来讲,高考还是相对便捷的通向成功的方式。他同时指出,很多大学的就业观需要改变,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幸福指数会更高,而在中小城市并非都要求从名校毕业。
    在肯定高考对于人生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高考对一个人的一生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个作用被片面夸大了。高考一失败好像整个人生都完了,我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小陈自信地告诉本报记者,学习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以后的工作。
    分数出来三天后,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开导小陈的妈妈,一本、三本都是本科毕业,小陈的妈妈才慢慢想通了。“妈妈想通了,我就没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了。”小陈说。
    小陈已经报名参军。她已经决定,如果能参军,在军队再考军校。如果当不了兵,就上三本,以后再考研究生。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韦智敏也认为,高考只是意味着你能否通过它来迈进某所大学。人生未来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高考并不是绝对因素。对一个志存高远、好学上进的高考失利学生来说,高考失利在未来发展上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陈如平希望,不要造成“只有高考考好了才能怎么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生活中不是只有高考,高考失利还有机会。要给孩子降低些要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家长、学校等应当和学生一起分担高考失利的后果。

复读要有良好心态

    高考失利后又该怎么办?
    李思维就是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复读生。7月12日,李思维已经从网上得知自己被首都体育大学录取,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专业,但是能上自己喜欢的大学,从小喜欢体育的李思维觉得“也不错”。
    今年李思维的高考成绩比去年提高了100多分,高出二本线二十多分。去年高考分数刚刚卡着三本线,7月底被河北一所三本学校录取,李思维不甘心,决定复读,插班进入北京昌平一所高中的应届班。
    决定复读时,李思维也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去”。“这一年多亏了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开导。” 李思维告诉本报记者,刚开始复读时,妈妈提醒她要做好心理准备,万一考的还没有去年好,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专科也不错。每周回家父母也会劝她不要紧张。母亲还用电视节目里成功人士的例子开导她,“成功的人也不是学历特别高的人。”
    复读的过程中,李思维一直在调整心态,没有像去年那么浮躁,更多的是以平常心对待。今年高考时也就当成一次期末考试。
    对于自己近一年的复读经历,李思维感觉“挺值的”,同时,她也告诉本报记者,复读这条路并非适合所有高考失利的学生,“有些比较浮躁的同学,如果坚持不下来,还不如走一个专科。”
    多位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复读,主要是担心压力太大,来年可能考得还不如第一年,高三紧张的学习也让人心生畏惧。
    韦智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如果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由于高考一时失利没有达到高考预期的考生,可以选择复读。但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态,放下包袱,以平常心,专心学习。

学习一技之长同样可获更大发展

    北京男孩韩晓菲现在已是北京民族饭店的一名销售经理。2003年参加高考时,韩晓菲看好旅游行业的发展,报考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
    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三年时光,韩晓菲不仅学习了完善的专业课程,还在学校的联系下到全国“两会”的代表驻地实习,参与接待工作。
    毕业后,韩晓菲由学校联系分配到长富宫饭店,在酒吧工作一年,负责调酒。2007年,他应聘到首旅集团旗下的民族饭店,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于是在当年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专升本的生活。201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完成本科的学习后,他在工作中主动申请从饭店的前台到销售部门工作,经过不断的历练,快速成长起来。
    韩晓菲告诉本报记者,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职业学校更有针对性,在实习、分配等方面选择面宽,选择上职业学校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快地融入社会。
    而专科生小刘刚刚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观光农业专业,目前在星巴克工作。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她已开始担任值班经理,负责门店的正常营运。
    2010年参加高考的小刘考了400多分,未到本科线。虽然分数不高,但也是小刘在高一、高二学习松懈,高三奋起直追后的收获,她淡然面对,“当时看到分数后我只是笑了一下,我知道自己肯定上定大专了。”后来“三本”院校补录,小刘本有机会,考虑到每年1万左右的学费,小刘不想给父母增添负担,放弃“三本”上了大专。
    “高考固然重要,但不能左右人的一生,也不是人的唯一出路。与其为成绩不理想而伤心,还不如认真思考未来的方向,确定自己要走的路。”小刘说。
    小刘对企业管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现在,她在工作之余已经开始学习企业管理相关课程,积极准备专升本的考试。她坚信自己在管理领域还有更美好的前景。
    小刘的父亲也非常赞同女儿的选择,“女儿的高考成绩是她拼尽全力的结果,我们没有任何遗憾,毕竟一考不能定终身。拥有一技之长也可以拥有很不错的收入,大专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韦智敏看来,在现代社会,高级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很多行业紧缺的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已经越来越高。高考失利的学生学一技之长也可以让自己将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陈如平也认为职业教育不失为高考失利学生的一个选择。他告诉记者,在德国,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具有完备的学历设计,从小学就按照孩子的职业志向开始分离。同样面临高考压力的美国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考上哈佛大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提供比较恰当的建议,学生会选择上州立大学或社区学院。
    陈如平建议,我国也应加快制度设计,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设置,如设置更多的技术学位等,打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建立“立交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在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发展方向之间自由选择、互换,而不影响毕业之后的学历。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原本打算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自学成才也是路

    现在担任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的贾明军,是全国知名的婚姻律师,而他并非科班出身。贾明军最初只是中专毕业,后来自学法律,通过司法考试,历尽波折进入律师界。
    1990年初中毕业后贾明军考上了河南中原石油学校,学习采油工程。“当时上大学不是什么热门,父母想着让我上中专有个铁饭碗。”贾明军告诉本报记者。
    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东明县中原油田采油六厂采油二矿采油四队,做一名采油工。考虑到“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在自学工业经济管理的师傅的带动下,贾明军开始自学法律,1996年拿到大专文凭,1997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当地一家律所实习。
    后来,贾明军响应单位下岗分流的号召,主动申请下岗,每个月仅有100多元的生活补贴。因当时律所属于事业单位,他未能如愿进入律所,参加了下岗再就业的打字培训,每分钟可以打180个字。他也曾到北京找工作,无功而返。
    几个月后,律所改制,他的执著和努力被家乡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知悉,1998年初进了当地最好的律师事务所——河南濮阳飞鸿律师事务所实习。
    贾明军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擦桌子、打扫办公室,主动帮其他律师在电脑上敲答辩状……他的勤奋和付出得到其他律师的认可,慢慢有了案源,第一年就收入十多万元。
    在入行三年之后,他决定到大城市做一名技术型律师。在上海求职失利后,他回乡继续完成了本科教育。2003年,贾明军在上海找到一家不知名的律所落脚,起初做房产律师,但这一专业领域并不好做,他也没有坚持下去,之后选择做婚姻律师。
    2004年元月,贾明军又跳槽到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在协力所,他不仅业务上突飞猛进,而且大开眼界。2006年9月,贾明军创办了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成为全国首家专业婚姻家庭所。
    2009年,贾明军发现婚姻法与公司、证券法结合的企业家事业务前景特别广阔。贾明军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他还凭借《婚姻、继承对上市公司股权影响》课题获得了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的资助。
    回顾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今年37岁的贾明军告诉本报记者,学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成功的路是千万条,不是只有一条道路,高考失利后可以上一般的高校、民办高校,甚至可以自学考试。机会永远是有的,但是一个人要自信、勤奋、努力,还要有头脑,讲究方法。
    在敢峰看来,自学也是一条成才之路。他告诉本报记者,文史方面的专业,自学成才完全可以。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如果家里有条件,不着急就业的高考失利学生可以自学,关键是要沉得下心,自己要努力。其实,文科专业大学毕业生未必有自学成才的学生成就大。
    韦智敏也认为,高考失利的考生可以边就业,边学习,参加一些成考、自考、网络大学、职业培训等学习。

落榜不落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孩子到底选择怎样的发展、成长道路,需要思考。”陈如平说,我们的升学指导不是根据孩子的智能、水平选择恰当的学校,而普遍都是往高走,就高不就低,存在“跳一跳摘桃子”的心理。高考的目标一旦超过孩子的能力,压力就会出现。家长要正视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判断。
    在陈如平看来,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东亚文化国家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压力大,在教育方面从众心理严重。相比较而言,欧美文化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
    陈如平希望“高考生可以利用假期思考下一步怎么走,正视自己,进行人生规划。” 陈如平认为,一个人未来事业上取得成功,离不开清晰的人生规划、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适应力和执著的精神。
    韦智敏认为,高考失利的考生首先要定好位,其次要练本领,三是要有好心态。要想成功必然要经历艰辛与磨难。要想成功,就要做好人生设计。大量事实表明,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人人都有生涯设计。只要精神不滑坡,希望就会比困难多。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成就骄人的事业。只要高考落榜不落志,就一定能创造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失利考生和家长要在困境中奋起,要在失望中充满希望。要以饱满的精神和聪明的才智,做好选择,达到目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84岁高龄的敢峰语重心长,高考失利的考生自己要更加努力,把此次失利当做一次磨砺,阴云总会飘散,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奋起。可以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家庭经济条件、个人爱好等各方面因素,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越是高考失利越要自强,要充满信心,如同驾船一样,根据不同的阶段不断调整。”(本报记者 王春霞 实习生 代唯)

 
发布时间: 2013-08-07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