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

杨晓林--北京家事法方向专业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纠纷>诉讼离婚

福建:公检法形成合力,联手打击虚假诉讼

 发布时间:2013-08-15 18:08 浏览量:494

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3-08/14/content_138785.htm
张仁平 曹烨琼 杨福珍

    ■泉州市洛江区检察院: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会签《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若干意见》。意见规定,发现案件存在虚假诉讼嫌疑,但法院无确实证据证明的,可以向检察机关发出《提请介入建议书》。 

    ■惠安县检察院:总结出查办虚假诉讼三字诀——细、稳、快。在书面审查上求“细”;在外围摸查中求“稳”;在证据收集上求“快”。 

    ■德化县检察院:对可能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向公安局发出《犯罪线索移送函》,派出民行科、侦监科干警介入,引导侦查取证。

    打官司,有讼累之说,既劳神又伤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撕破脸皮对簿公堂。 

    但近年来,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屡屡上演一出出“请别人来告自己”的闹剧。揭开假官司的面纱,背后是逃避债务、抽逃资金、移转财产、损人利己的黑幕。 

    据福建省检察院民事检察处介绍,从2008年起,虚假诉讼呈多发态势,当年查处16件,比前5年总数还多7件,近5年半来,共查处虚假诉讼62件,涉案标的6800余万元,平均每年立案超过10起,个案平均标的额上百万元。 

    虚假诉讼借法律手段,谋非法之利,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直接损害司法公信。该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加强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查处一批典型案件,维护法律权威,提升执法公信力”。

    唱“双簧”的85%是亲友

    今年3月中旬,德化县法院开庭审理原告徐某诉被告陈某借款纠纷一案。徐某出具的书证上白纸黑字写着:陈某向徐某借现金20万元,落款时间为2007年8月30日,利息按月2%计。 

    开庭当日,被告没有到庭应诉,被视为放弃举证、质证权利,法院依法缺席判决,支持原告诉求。 

    4月23日,郑某、陈某离婚案在德化县法院开庭,庭审中,陈某向法庭提交了上个月刚刚判决确认的债务、20万元连本带息计40多万元,属夫妻共同债务,要求作为原告的妻子郑某共同承担。 

    对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郑某十分震惊:半年前,她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丈夫并未提起向别人借款一事,为何半年后多出一个债务来?郑某感到蹊跷,庭后即到检察院反映“丈夫与徐某借款有假”。 

    对于郑某的申诉,德化县检察院民行科干警着手调查核实,发现借款纠纷案中存在多个疑点;陈某家境殷实,拥有多套住房、在闹市有两个店面,仅厂房年租金就20余万元收入,还有90余万债权在手,向他人有息借款可能性较小。而徐某尽管与陈某关系密切,但经济收入一般,家庭负担不小,其是否有能力借钱存在很大疑点。综合排查分析各种现象表明,该案可能涉嫌虚假诉讼。 

    6月4日,德化县检察院向公安局发出《犯罪线索移送函》,派出民行科、侦监科干警介入,引导侦查取证。面对侦查人员的一个个质疑,借款人陈某、出借人徐某难以自圆其说,不得不承认两人并无经济往来,借条系伪造。虚假诉讼案浮出水面。 

    原来,陈某在第一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感到妻子郑某还将在半年后再次起诉。为多分财产,陈某在虚构债务上打起主意,请来好友徐某以借款不还为由起诉,徐某依计而行帮忙造假,于今年1月份将陈某告上法庭。据此,公安机关对陈某以涉嫌妨害作证罪立案侦查。7月24日,德化县法院根据再审检察建议,裁定撤销徐某诉陈某借款案判决。 

    “离婚纠纷是民事虚假诉讼的易发领域。”福建省检察院民事检察处调研表明,此类案件大体分两类,一是夫妻一方与案外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诉讼损害夫妻另一方的利益,达到多分配财产、少承担债务的目的。二是夫妻之间恶意串通,虚构诉讼获取非法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 

    从民事虚假诉讼的类型看,由于民间借贷案件的法律关系比较简单,伪造证据、虚构事实比较容易,目前已成为司法实践中民事虚假诉讼的“重灾区”。在福建检察机关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查处的62件民事虚假诉讼案件中,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33件,占53.2%。 

    调研发现,当事人编造虚假债权债务关系,一般是选择非常信任、非常熟悉的人进行串通,以防泄露“真相”或者弄假成真。从他们之间的身份看,要么是亲戚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妻舅、叔伯等),要么是朋友关系(如同学、战友、老乡等),要么是某种利益共同体(如老板与雇员)等。分析62件民事虚假诉讼主体,属于亲戚、熟人、朋友帮助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情形的有53件,占85.4%。

    虚假诉讼何以频频上演

    福建省检察机关查处的62件虚假诉讼,分布在8个设区市,可谓点多面广线长。有的地区,虚假诉讼频频上演,一年查证属实的假官司达7件之多,有一个基层院,今年上半年就发现5起虚假诉讼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因一果形成了虚假诉讼,既是社会诚信的缺乏在司法领域中的反映,也与民事诉讼模式的局限性、现行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首先,当事人唯利是图是主因。虚假诉讼一旦成功,往往可以逃避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债务,或攫取巨额非法利益。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当事人无视法律,铤而走险。 

    其次,是社会诚信的缺失。我国尚未建立公民征信管理系统,公民的信用记录不完善,公民的信用状况对其生活、工作没有直接影响,传统的诚信价值观缺乏制度保障。反映到司法实践中,虚假诉讼行为人不讲诚信,唯利是图,把诉讼当成非法牟利的手段。 

    第三,诉讼模式有疏漏。目前,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普遍采取“法院居中引导、当事人积极参与”的诉讼模式,强调“谁主张、谁举证”,如果双方当事人对事实争议不大、对证据予以认可,法官基本上不会主动进一步调查核实事实及证据的真实性,且基于民事诉讼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基本原则,即使案件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但若原、被告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法院本着调解优先、化解矛盾的审判理念,也都予以认定。民事审判规则和方式的疏漏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而法院自身作为受蒙蔽者,很难发现生效裁判案件涉案事实和证据是虚构的,自行纠正虚假诉讼导致的错误裁判存在较大障碍。 

    此外,现行立法有缺位。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民事虚假诉讼罪”或“诉讼欺诈罪”的罪名,刑法第305条规定的伪证罪特指发生在刑事诉讼领域,而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可以按照刑法第307条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当事人自己作伪证,能否追究其刑事责任,尚有争议,导致对民事虚假诉讼行为打击不力。 

    最后,再看司法实践,虚假诉讼行为败露后,多数情况是法院撤销原审裁判,或者对当事人以妨碍民事诉讼秩序为由处以训诫、罚款或者拘留,制裁打击的力度明显不足。即使以妨害作证罪或帮助伪造证据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判轻刑、缓刑的居多。 

    惠安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案金额68万元虚假诉讼中,两名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的当事人,一个获刑十个月,一个判拘役六个月。作假者违法成本低、低风险与高回报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一些当事人不惜以身试法。

    公检法合力“阻截”

    虚假诉讼案件不仅涉及民事审判、民事检察监督,同时因涉案当事人还可能涉嫌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毁灭证据罪和伪造印章罪等违法犯罪行为,涉及刑事侦查、起诉、审判等多个诉讼环节,打击和防范虚假诉讼,公检法三机关无疑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今年2月27日,林某诉某实业有限公司295万元借款纠纷案调解结束,原、被告离开法庭时,带走了盖有检察院印章的《法律风险提示书》。

    该文书上写着: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为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恶意串通、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希望你(单位)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国家司法权威,否则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文书列举了相关法律事实、表现形式、条文、罪名。不久,原告林某向法院撤回起诉。这是泉州市洛江区检察院和法院联手防范虚假诉讼的一个典型事例。 

    据介绍,林某涉嫌虚假诉讼,在该案调解前,法官就有所察觉,是居于两个方面的判断:“该公司被厦门中级法院查封,已进入执行程序。借款纠纷案立案次日,双方都急于调解,有通过取得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参与执行分配之嫌。”对此,法官提醒当事人,诉讼要诚实守信,但原告坚称借款有据为证,被告并不否认。 

    2月27日,洛江区法院向区检察院发出《提前介入建议书》,当日,该院民行科检察官应邀对该案调解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向原被告双方发出《法律风险提示书》,告知虚假诉讼可能要承担的刑事责任。 

    洛江区检察院对虚假诉讼案件“提前介入”机制,缘于该院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会签《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若干意见》。该《意见》中明确规定,案件存在虚假诉讼嫌疑,但法院无确实证据证明是虚假诉讼的案件,且经法官释明利害关系,当事人仍坚持“诉到底”的,可以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督,向检察机关发出《提请介入建议书》,并附案件相关材料;检察机关派员对庭审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时,向当事人发出《法律风险提示书》。 

    在福建,公检法通力合作,打击和防范虚假诉讼已经形成共识和合力。目前,洛江区、惠安、德化等基层检察院与法院、公安共同签署了《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规范、防范虚假诉讼及案件线索受理各环节的职责、程序,让“准备作假者不敢作假、正在作假者停止作假、已经作假者付出代价”。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