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

杨晓林-专业家事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继承纠纷>涉外继承

“探望权”的困境与破局

 发布时间:2013-10-22 09:18 浏览量:961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3-10/20/content_71810.htm?div=-1
□ 谭地慎 郎卓章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特别是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亲情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珍视。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非抚养方对子女享有探望权,可与未成年子女会面、短期居住。然而,夫妻双方离婚后,一方违反协议约定拒绝另一方探望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一系列探望权纠纷,不仅使无辜的孩子卷入“家庭战争”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也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诸多隐患。

    实践中的困境:

    一是对探望权存在错误理解。一方认为抚养权并非一种实际权利,人为剥夺对方的抚养权,认为孩子属于自己“个人财产”,既不允许对方直接探望小孩,也不允许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为探望。另一种情形是认为探望可有可无,基于各种不当理由拒绝探望或敷衍推脱,让对方无法真正享受探望权。

    二是因不良心理使探望权受阻。离婚后,一些父母把孩子作为筹码,以对孩子的探望、抚养作为要挟或者惩罚对方的一种手段,拒绝对方探望孩子,以发泄对婚姻的不满。此外,还将探望权与抚养费等费用的支付挂钩,一旦抚养费支付不到位就阻挠对方看望孩子,甚至把孩子藏起来,以此制裁对方。

    三是探望权的行使方式不当。一些未与孩子生活的夫妻一方在亲情感召下,频繁行使探望权本无可厚非,但大部分离异夫妻重组家庭后,不希望新生活被过多打扰,而另一方频繁行使探望权必然会给对方带来不便。为避免“麻烦”,与孩子生活一方经常限制对方探望,极端情况下甚至迁居外地,拒绝对方行使探望权。

    探望权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其行使需要离异双方的配合,同时尊重被探望人的意愿,遵循孩子利益最大化原则,一切以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依归。针对以上情形,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减少和妥善处理探望权纠纷。

    一是加大离婚纠纷化解力度。行使探望权受阻在很多情况下系离婚纠纷的后遗症,离异夫妻因婚姻期间的纠纷未完全化解,特别是心理疑虑未完全消除,对对方行使探望权极可能产生反感心理。因此,在处理离婚纠纷时,就探望权等易引发冲突的相关事宜必须加大纠纷化解力度,做好辨法析理工作,促使当事人认识到常态化的探望是保证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阻碍、拒绝对方行使探望权属于违法行为。

    二是细化裁判文书中探望权的行使方案。由于申请探望权是一种行为而不是金钱财物的给付,执行内容相对较为抽象,执行标的难以确定,如果缺乏相应的反制措施,极易使探望权成为“纸上权利”。为防止恶意阻止探望,裁判文书应对行使探望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及探望的次数等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对于存在可能不履行协助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还应写明不履行协助探望义务将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是动员各方力量保障探望权的行使。探望权的行使不仅涉及孩子的父母,还涉及到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亲属权。对于曾经照顾过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而言,代为探望孩子无疑是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之一。行使探望权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在探望地点上,可以考虑由孩子就读的学校或对方单位协助执行探望;在探望主体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代为探望孩子。

    四是引导离异双方充分尊重孩子意愿。探望权的行使,必须遵循孩子利益最大化原则。未与孩子生活一方行使探望权时,应主动与对方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尤其是孩子的情感需要。通过情感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减轻孩子的家庭破碎感,让其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爱。但是,当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与孩子生活一方应及时行使诉权,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待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再恢复探望权。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