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

杨晓林-专业家事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继承纠纷>法定继承

人民调解需要法治精神作“双翼”

 发布时间:2011-08-02 10:43 浏览量:570

发布时间:2011-04-01 08:44:52来源:法制日报 法治观察 杨 涛

人民调解如果不依法进行,没有法治精神作支撑,调解就可能成为“和稀泥”,甚至损害公民权利,损害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所以,我们在给调解协议增添“双翼”,同时也要特别强调依法、公平、自愿,让人民调解与法治的健全“比翼双飞”而不是“零和博弈”

    最高人民法院329公布的《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明确,当事人有权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调解协议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作出确认决定书;决定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应当作出不予确认决定书。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确认决定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30《法制日报》)

    以往,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所作出的调解协议,基本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反悔了,调解协议就是一张废纸。2002,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调解协议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今年生效实施的人民调解法和此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对调解协议要求法院确认,进一步赋予了调解协议以执行力,用“如虎添翼”来形容调解协议效力的变化,并不为过。

    某种程度上,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的变化,可以说是对传统的回归。调解的传统,古已有之。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调解制度,县以下的乡、亭、里设有夫,承担“职听讼”和“收赋税”两项职责,“职听讼”即调解民间纠纷。而在新中国建立前,调解制度也盛行于各根据地,1931年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政府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乡苏维埃有权解决未涉及犯罪行为的各种争执,并设立了负责解决群众纠纷问题的裁判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组织普遍设立了调解委员会。只是在改革开放后,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到法院解决纠纷,人民调解才开始式微。

     现代社会,是商业交易非常活跃的社会,造就了纠纷与矛盾频繁,而各种纠纷累积于法院里解决,形成了“诉讼爆炸”,法院不堪重负。因此,我们重新重视人民调解,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和快速解决纠纷与恢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我们的人民调解与西方建立的类似我们调解制度的“ADR”制度是有差别的,ADR”制度是为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替代性举措;而我们的调解制度,面临的背景是我们的法治建设仍然不完善,公民权利意识不高,同时诉讼不断增多。换句话说,ADR”制度是在后法治时代的产物,而我们调解制度的强化,仍然处在前法治时代的背景。

    这样的差别,决定了我们在贯彻调解制度时,特别要注意贯彻法治的精神。我曾经听过某司法界领导这样评价郝劲松诉铁道部,说他“好诉,没事找事”,“调解一下就行,干吗非得上法院”。我想,倘若真是调解一下,让铁道部补开个发票或补几元钱差价给郝劲松,哪能有今天铁道部各项工作措施的改进?人民调解如果不依法进行,没有法治精神作支撑,调解就可能成为“和稀泥”,甚至损害公民权利,损害法治的健全与完善。

    所以,我们在给调解协议增添“双翼”,同时也要特别强调依法、公平、自愿,让人民调解与法治的健全“比翼双飞”而不是“零和博弈”。比如,我们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能否可以多吸纳一些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专家学者;比如在调解中,必须强调与重申遵循法律,人民调解员与法官多点细心与耐心不要为效率而损及法律;对于一些纠纷,特别是涉及公益的,要鼓励公民走上法庭,通过个案普及法律和维护公益,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被调解”。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