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林家事律师介绍

杨晓林--北京家事法方向专业律师

当前位置: 首页> 小林律师风采>个人动态

段凤丽:做婚姻家事领域的“长期主义者”,《法律与生活》杂志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5-09-04 17:17 浏览量:18

段凤丽:做婚姻家事领域的“长期主义者”,文/李云虹 《法律与生活》杂志2023年第6期

        段凤丽:做婚姻家事领域的“长期主义者”

     文/李云虹   《法律与生活》杂志2023年第6期

律师简介

段凤丽,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自2011年开始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婚姻家事继承领域,擅长处理复杂的婚姻家事继承法律事务。曾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律师协会教育与未成年人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全国妇联志愿服务专家律师团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校外导师。先后荣获由全国妇联权益部、中国妇女杂志社、全国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及北京市妇女联合会联合颁发的“积极普法优秀法律工作者”称号、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授予“2015—2018年度北京市朝阳区优秀律师”称号、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总工会授予“2018年度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019年度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优秀合伙人奖;于2021年1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等。长期坚持值守北京市妇女法律服务热线电话,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法律咨询。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在北京举办。作为本次论坛会务组的重要成员之一、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驰君泰律所)合伙人律师段凤丽却颇有感触——她陪伴着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走过了第一届到第十届的10年时光。10年的光景,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也见证了段凤丽律师在婚姻家事继承领域的从稚嫩走向资深的执业生涯。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2023年3月20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附近的天驰君泰律所会议室内,段凤丽律师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回顾了自己12年来的律师从业之路。

段凤丽:做婚姻家事领域的长期主义者..jpg 

       温婉外表下的倔强

 

有人说,世上最美丽的语言是微笑。见过段凤丽律师的人,大都会被她恬静的微笑所感染。由她身上散发出的那份优雅与知性,宛如芝兰,从内到外地漫溢着,让人会莫名地产生一种犹如邻家女子般的亲近感。但熟悉她的人会知道,在这份温婉的柔情背后,她的骨子里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这份倔强与她自小的生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段凤丽出生在河南省灵宝市的一个小乡村。据了解,河南省灵宝市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的西大门,素有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的美誉。

与当地人们朴素的观念不同,尽管段凤丽一家生活在农村,但她的父亲却始终执拗地坚持让自己的4个孩子读书。段凤丽律师回忆道,“父亲自幼酷爱读书,但因特殊的历史年代,初中毕业后,我父亲就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遭遇,让段凤丽的父亲在倍感遗憾与无奈的同时,也竭尽全力地圆孩子们的读书梦。

回忆到此处,颇为动情的段凤丽律师不禁潸然泪下。此刻的她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日后能选择“改变命运,其实跟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段凤丽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到高中,每当她发下新的教科书,她的父亲都会拿出精心收藏的牛皮纸小心翼翼地给每本书书包上崭新的书皮,并一丝不苟地为我们写上班级和名字。这样的一种仪式感,在段凤丽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敬畏知识的种子,也让她爱上了阅读。

在人们的观念中,女孩子似乎不擅长理工科。但倔强的段凤丽却偏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破这种偏见。于是,在高中文理科分班时,她选择了理科,高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的化学制药专业。“其实,那时的我非常喜欢化学,喜欢做实验,所以,最终选择了这个专业。”

就像人生往往充满戏剧性那样,段凤丽与法律的结缘却与她的一段爱情息息相关。“我的爱人是我法律执业路上的一个引路人。”她笑着告诉笔者。

“那时,我的男友,也是现在我的爱人,正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法律。我们见面时,他经常会问我作为一名非法律专业的人对于某个案件或法律事件的看法与观点。”段凤丽说,也正是在这样的日常交流与讨论中,让她对法律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她开始自学法律。。

大学毕业后,段凤丽随着爱人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我的爱人在当地检察院工作,而我在当地市中心医院的药剂科工作。”段凤丽说,“在检察院工作期间,我的爱人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的研究生。而我也随之来北京,加入考研大军,同样,也考取得了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的研究生,并于2005年7月正式毕业。”也是在同一年,她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现已更名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误打误撞地走进婚姻家事领域并深耕多年

 

原本打算在法律圈内大展宏图的段凤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怀孕了。于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她选择暂时“叫停”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进程,在家相夫教子。直到孩子2岁半,她才选择重归职场。

彼时,段凤丽是幸运的,因为她在自己的迷茫期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师父——现为天驰君泰律所高级合伙人的杨晓林律师。

在一次讲座中,她结识了杨晓林律师,并获悉其团队正有一个针对法科生的“实习生计划”。于是,段凤丽选择加入杨晓林团队,成为了一名实习生。“我阔别职场多年,那时的我也愿意从基础的实习生做起,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段凤丽表示。

2010年1月1日,杨晓林律师正式组建“家事法苑”团队。2011年,因团队重组,段凤丽在机缘巧合下正式加入了这个初创、年轻的团队,开启了与团队同事的家事律师专业化之旅。

那时的段凤丽,对于“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律师”,心中并无定数,甚至感到茫然。但出于她对杨晓林律师坚持的分享精神和推崇的研究精神深为认同,以及对一个律师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搜集、整理、分享一个行业领域内资讯的“长期主义精神”所震撼,她选择在婚姻家事法律领域保持做律师的初心与热忱。

在第五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活动中,段凤丽律师在分享自己关于《家事律师专业化道路的选择和坚守》时,谈及与“家事法苑”团队成员共同撰写文章、整理家事法苑资讯简报的艰难过程时,几度哽咽,让听者为之动容。

段凤丽律师说:“任何事情,没有坚持3个月以上,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坚持3年以上,就不能说自己懂;没有坚持7年以上,就不可能是专家;没有坚持10年以上,就不会拥有权威,没有坚持一辈子,就不可能有所成就。所以,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每天重复做,能坚持下来的人,定会成为某一领域的领航者。成功没有捷径,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在那次论坛结束后,一位律师同行撰文写道:“不同观点、理念、价值观的碰撞、交流与分享,多了融合,少了冲击;多了接纳,少了对抗;多了理性,少了情绪。这种“海纳百川”的融合来自于法律人对法律的信仰,也来自于对专业的不懈坚持。这将有利于行政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有效社会合力,切实妥善化解家事纠纷。”           

            婚姻家事律师肩负修复社会关系的责任

 

有人说,做婚姻家事业务容易让律师产生价值感。律师在婚姻家事案件中肩负着修复社会关系的责任,律师的工作能够帮助那些经历痛苦婚姻的人得到解脱,重新燃起对爱情、对婚姻、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对此,段凤丽律师深有感触。2023年4月28日,段凤丽律师在朋友圈发文称:自己与陈贝贝律师代理的涉及国内外十几套房产、复杂架构的拟上市公司股权分割以及税务筹划等疑难问题的离婚案件,经过几个月的谈判,反复修改协议,今天终于走完了最后一道手续——当事人拿到了离婚证。当事人表示,在感谢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外,还给予了自己平静和坚实的力量,让其一直都感到很踏实,很有底气。当事人的一句“其实,幸福是一种选择”,带给段凤丽律师很大触动。

在执业期间,段凤丽律师代理了很多起重大、疑难、典型的案件。比如,代理婚后父母为子女购房部分出资界定重大争议问题的离婚案件,在该案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均对女方不利的情况下,其成功通过再审获得改判,维护了弱势妇女的在婚姻家庭中平等的财产权利,并努力推动这个问题的最终纠错及解决。这起案例被收入在了《人民法院案例选(2017年第7辑)》中。比如,其代理“师某某诉陈某离婚纠纷案——夫妻约定共有房产归一方所有,无须物权转移登记及产生法律效力”的案例,被收入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辑的《人民法院案例选(2015 年第 4辑)》中。比如,其代理涉忠诚协议效力离婚案的二审阶段,并主张忠诚协议无效、不能作为离婚财产分割依据,获得二审法院的支持以及改判……

除了代理案件外,爱好写作的段凤丽律师也笔耕不辍,坚持撰写高质量的文章,并在推动婚姻家事法律进步的道路上贡献绵薄之力。比如,其与杨晓林律师合著的《婚后购房父母出资房屋产权归属及离婚分割》一文,刊在于2014年第2期《北京律师》杂志;其撰写的《以结婚为目的婚前按揭贷款购房的产权认定及离婚分割》,被收录在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编辑的《朝阳律师优秀新型民事业务类案件评析型论文》中,并获二等奖;其撰写的《夫妻忠诚协议效力之实务探析——以协议性质为重心》,被收录在《2018年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中,并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评为“2019年中国婚姻家庭法论坛优秀论文”……

在婚姻家事法律领域执业12载,段凤丽律师更加清楚地理解到,一个好的婚姻家事律师不仅仅要懂婚姻法律知识,熟悉婚姻法律的实务操作,还要对婚姻家庭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只有做到这些,律师才能与当事人产生良性的互动,才能更主动、自觉、有效地修复社会关系。因为婚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其实在婚姻中,很多人没有被教导过这样一个道理: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人们需要互相理解和包容,用那种不反思自己,只是一味指责对方的方式,是无法经营好家庭的。

正如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那样,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婚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营。人们可以尝试用彼此自由、互相成就、一起变老的方式,经营和改善婚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段凤丽律师表示。(编辑/李云虹)

      

       段凤丽律师,女,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婚姻家事继承法专业律师,"家事法苑"家事团队主管,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

       业务专长:离婚、子女抚养、继承、房产及婚姻家事相关案件。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朝阳区优秀律师、全国妇联志愿服务专家律师团成员。

       北京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会员。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A座6层

       电话:61848127

        手机:13552693593,微信号:D13552693593,

       传真:61848008;邮编:100101,

       电子邮箱:duanfengli@tiantailaw.com。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家事法苑团队的信息或有法律相关问题咨询请与我们联系